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喝下的清水、呼吸的空气、穿着的衣服……甚至碗里、盐罐里,到处都可能潜伏着一种“隐形刺客”——微塑料。有研究称,人类如今平均每周可能会摄入体积约为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微塑料——这意外的“加餐”是不是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最近,一份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称,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大约便含有24万个微塑料颗粒,其中10%是微塑料,90%可能是纳米塑料。另一份发表在《国际环境》专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则称,在2021年后的人类胎盘研究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微塑料的几率也已经达100%,其颗粒尺寸还慢慢的变大,甚至肉眼可见……这些细小的颗粒从塑料瓶、包装袋等各种塑料制品中“溜”出来,混迹在土壤、河流、海洋甚至空气中,它们可以通过肺部或肠道进入人体,到达人体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大脑,甚至还能入侵胎盘,影响未出生的胎儿的健康。
它们静悄悄地在人们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间隙中游弋,虽然细微到肉眼还无法看到,其危害却已让我们没办法再忽视。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如果你以为这么小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大作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它们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就像空气中那些看不见的颗粒污染物一样,微塑料也无处不在,它们在水里甚至是肉眼都难以分辨的。
这些微塑料怎么样产生?当然是来自塑料制品。自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发明了塑料这种东西,因为绝缘、稳定、耐磨、耐腐蚀、不可燃、易塑形、刚性好等许多优点,它迅速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但正因为这些特点,塑料制品也非常不容易自然降解,于是那些丢弃的塑料瓶、废弃的渔网、用过的塑料袋等,便会慢慢风化、分解,最后成为无数的微塑料颗粒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
你甚至想不到,家中的洗衣机也可能就是一个“微塑料工厂”。有研究显示,聚酯(涤纶)、丙烯酸和尼龙等人工合成材料中,石油基材料几乎占所有纺织纤维的69%,我们每次洗衣时,那些合成纤维衣物便会释放出成千上万的超细颗粒。它们最终会进入水体,悄悄融入大自然。
另外,个人护理产品如磨砂膏、洗面奶、牙膏,其中有一些直接制作成小颗粒状的微塑料,被设计用来去除死皮、清洁,或作为产品的填充剂。一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面罩等一次性塑料产品,也是微塑料污染源头之一。
而我们所说的纳米塑料,则是一种更微小的存在——它们的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它们小到可以穿过细胞膜,在人体内到处自由游走。它们产生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塑料的降解和制作的完整过程中无意间产生的,另一种则是人为地为改善塑料材料的性能而添加了纳米粒子而产生的。
首先便是对环境带来危害。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因此它们在水体、土壤甚至空气中逐渐积累,会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其次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微塑料可能携带有害化学物质,如塑化剂、双酚A等,这些物质可能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引起内分泌干扰、生殖和发育不正常等健康风险。此外,微塑料表面还可能吸附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当它们进入人体,便可能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甚至引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组织损伤等健康问题。
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2023年发表的一篇环境模型研究论文指出,2020年,全球初始海洋漂浮塑料总量中,95%由大于2.5厘米的塑料碎片组成,其存续时间可能比此前预计的更久。这些只是我们看得到的塑料垃圾,从这些塑料垃圾中逃逸到水中的微塑料正在悄悄随洋流扩散,并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传播到更多地方。而海洋生物还会因为这些微塑料影响健康甚至绝育,带来更严重的生态问题。
食物链仍是目前微塑料影响人类的最主要方式。如今,人们从海鲜、瓶装水、牛奶、啤酒甚至是盐等各种食物中都发现了大量微塑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瓶装水中含有的微塑料数量可能远超于人们之前的估计。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团队以美国人的饮食为基础,根据不同食物消费类别和食物中的微塑料含量,估算出每人每年可能至少摄入5万个微塑料颗粒。
此外,空气中的微塑料也可能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肺部。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微塑料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进入我们的体内。
微塑料一旦进入人体,便很难轻松排出体外,还可能会干扰人的内分泌及细胞运作,对生殖和免疫系统产生潜在影响,甚至导致癌症等风险。
一项由我国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振烈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微塑料可以分布于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主要脏器中。这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不同粒径尺寸微塑料混合暴露对肠道的联合毒性作用,揭示了目前关于环境中微塑料颗粒毒性可能被严重低估的现状。而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微塑料已入侵人类心脏,工作人员在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脏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微塑料能够穿过胎盘屏障,影响未出生婴儿的健康;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则显示,纳米塑料在大脑中发生作用的过程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紧密关联,或会增加患帕金森综合征风险。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最好能够降低使用塑料制品。我们大家可以选择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用品,比如玻璃瓶和不锈钢餐具,从源头上减少塑料的使用;其次,妥善处理塑料垃圾。确保塑料垃圾能被正确回收或安全处理,减少它们进入环境的机会;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含有微塑料珠粒的个人护理产品,可选择标有“无微珠”或标明是天然成分的相关这类的产品,在洗涤人工合成纤维衣物(如聚酯、尼龙)时,尽量使用洗衣袋或安装洗衣机过滤器;当然,我们还有必要支持和参与减少塑料污染的宣传和倡议活动,积极提升公众对微塑料问题的认识。
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研究微塑料的有关问题,并探索如何有效清除它们。中国科学院2021年的一项由吴边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基于计算机蛋白质设计的研究中,已实现了高浓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在温和条件下的完全降解。这项研究为微塑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尤其是对废水中微塑料的预处理非常有意义。
欧洲专利局的“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近期也表彰了一项利用磁铁从水中提取微塑料的新技术。
还有研究之后发现,高级氧化技术,如过氧化氢和芬顿试剂的应用,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解微塑料;催化过程在水处理中也被用来移除微塑料,相关的催化方法可能包括光催化、电催化或化学催化;光降解也可作为一种微塑料老化技术,研究表明微塑料可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其物理性能。
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高新技术和突破,对“隐形刺客”微塑料进行大范围“追剿”,此举刻不容缓。
各路艺术家、学者和公益组织已经行动起来,积极地用创造性的“环保艺术”唤醒公众,提供新的“减塑”思路。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胡嘉明说,在人文领域,生态艺术一直表现得尤为突出。人文领域的学者在尝试用他们的作品对抗塑料污染。比如,艺术史学者阿曼达·勃茨克在《PlasticCapitalism》一书中,通过一系列分析当代艺术作品对废弃物的视觉呈现,揭露塑料与全球石油经济及生态浪潮之间的复杂关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正在推行“环保基金——‘无塑香港:买菜也减塑’校园社区减塑大使培训计划”。
在世界各地,不少艺术家在收集海滩垃圾塑料进行艺术创作、收集上万根废弃塑料吸管制作社会雕塑……
下一篇: 【48812】图盈传媒:环保科普|“可降解塑料”大揭秘!